感冒”是传统通俗的说法,中医对感受风邪,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称之为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部感染病毒、细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基本类似我们现在俗称的感冒,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也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总体来说,“感冒”“伤风”就是一个皮毛小疾,但中医却比较重视,这和中医的一个理念有关——“善治者治皮毛”。
感冒也有不同类型
感冒也有不同类型。感冒的种类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一般分为风热、风寒和暑湿感冒,不同的症型所用的药物也不一样。
风热感冒,常见症状有发热重、怕冷比较轻、鼻塞、流黄脓鼻涕、咽痒、咽痛、口渴、喜欢喝凉水、头痛、咳嗽、咳黄黏痰、舌边尖红、苔薄黄,中医辨证用药清热解表为主。
风寒感冒,常见症状有恶寒、发热、鼻塞、喷嚏、流清鼻涕、头痛、咳嗽、咯吐白稀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红、苔薄白,药物散寒疏风解表治疗。
暑湿感冒,主要症状是怕冷、发热、头胀痛、口淡没有味、腹痛、腹泻、鼻塞、舌淡红、苔白腻,这种感冒常常发生在夏季,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
时行感冒,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流感症状,传染性强,进展迅速。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证型,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血虚感冒等,这些属于较少的情况,病机相对复杂一些,建议专业医师分析判断。
感冒用药小贴士
如果感冒初起,症状不是很重,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大致判断下自己的证型,在购药时不至于很盲目。如果服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要及时就诊。对症治疗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建议不要同时使用两类药品。
风寒感冒:症状为发热轻,头痛,鼻塞,时流清涕,喉痒,咳吐稀白痰。适合选择性偏温,发汗力强的性温解表药,如风寒感冒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冲剂。
风热感冒:发热,汗出不畅,头胀痛,鼻塞,流黄鼻涕,咽喉肿痛,痰黄。适合选择药性偏寒凉,善透表散热的辛凉解表药,如复方双花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维C银翘片。
暑湿感冒:发热,无汗,头昏头沉,脘腹胀满,呕吐,泄泻。适合选择药性偏温,既能发表散寒,又能化湿和中解暑的祛湿解表类药,如藿香正气软胶囊、暑热感冒颗粒、保济丸。
流行性感冒:突然恶寒,高热,周身酸痛,头痛剧烈,乏力,口干渴。适合选择兼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开灵。
来源:徐州广电
本版审核:张鹏 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