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回放
天气寒冷,糖友刘奶奶倍感腿脚冰凉,白天暖不热,晚上更是凉的睡不着。刘奶奶睡觉时把电暖宝放进被窝里取暖,两只脚直接放在上面,也不觉得烫。这一夜刘奶奶睡得很踏实,清晨起来,掀开被子,低头一看,右脚的脚踝到脚背上,通红一片,还起了几个水泡。
无独有偶,糖友李大姐今年56岁,糖尿病5年了,一到冬天膝盖就冰凉,感觉冷风直钻进骨头缝里。她看女儿冬天贴在身上的暖身贴很不错,便拿了几片,睡前直接贴在了膝盖上。暖贴慢慢升温,李大姐渐渐熟睡。结果一觉醒来,膝盖上竟也出现了一个大水泡。
刘奶奶和李大姐都被烫伤了,为什么感觉不到烫呢?
原因是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就是感觉异常,四肢可能会出现麻木、蚁走感、虫爬感、触电感、发凉或如踏棉垫感等不适感,下肢尤甚上肢。
其次,保护性感觉也会减退或消失,对于冷热刺激,尖锐物刺激,都不会产生明显的反应。这让很多糖友对长时间接触高温物体,或者尖锐物造成的足部损伤毫无知觉,最终导致皮肤烫伤、冻伤、割伤等。
糖友应选择合适的保暖方式
1、选择暖气、地暖、空调以提高室内温度,是糖尿病患者取暖的首选方法。还可以通过增添衣物的方式取暖,如穿上柔软护膝或者合脚棉袜以改善下肢和足部温暖。
2、避免局部取暖设备直接接触皮肤,糖尿病患者因为保护性感觉缺失和皮肤修复能力减退,不建议使用局部取暖设备,如电热毯、热水袋,暖贴等。如需使用,也应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比如电热毯可睡前暖床,睡眠时关闭电源;热水袋用厚毛巾包裹后再使用,暖贴不可贴身使用,应有多层衣服隔开。
3、避免明火取暖,火炉、炭炉因高温极易造成烫伤,且明火取暖有引起火灾、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因此不建议糖尿病患者使用。
4、不建议热水泡脚或蒸汽蒸脚,糖尿病患者泡脚或蒸脚并不养生,反而容易带来烫伤危害。建议每日用温水冲脚或洗脚,水温37℃为宜,最好是用水温计测量水温。
5、保护皮肤,避免出现烫伤、皲裂。糖尿病患者的皮肤防御能力下降,冬季更容易出现破损和感染,平时可以涂抹润肤乳保持皮肤湿润,出门不要穿过紧不透气的鞋子,以舒适健康为主。
陶潇(内分泌科)
相关链接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友们自我管理非常重要。我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邹彩艳给出几点建议:
1、控制血糖
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营养,增加鸡、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摄入。
适量运动:如慢跑、快走、适度的力量训练。
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时,要关注糖尿病合并的血脂异常、血压异常以及其他代谢异常。
2、规律用药
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性疾病,虽然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以一定程度上临床缓解,但终归还是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患者要选择合适的药物,通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血糖控制良好,也不能随意停药,因为一旦停药就会出现血糖波动,增加感染风险。
3、戒烟限酒,避免焦虑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与肿瘤、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戒烟有助于改善代谢指标、降低血压和白蛋白尿。所以每一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停止吸烟或停用烟草类制品,也要减少被动吸烟。
另外,糖尿病患者一旦焦虑,尤其是长期焦虑,就会出现多种“应激激素”水平的升高,应激激素拮抗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引起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容易加剧血糖异常。此外,焦虑也容易导致失眠和睡眠结构紊乱,进一步加重血糖紊乱。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把血糖控制在相对良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