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淮海名医 > 正文

生死之门的守护者 ——记徐州市中心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李茂琴

生死之门的守护者 ——记徐州市中心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李茂琴

2015-07-15 

    有过急重症就诊经历的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如果稍稍回顾一下曾经的就诊经历,会发现急危重症病人绝大部分由急诊而入,由重症医学科而出,入时病情危急——“看着不行了”,出时病情稳定——“再恢复几天就好了”。

    一入一出,关乎生死!生与死又如此多变。这入口与出口,就是医院的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

    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把守这“生死之门”入出口的,就是该院急救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的总称)主任李茂琴。

     “技术过硬,才能守得住这扇门”

    急救医学中心是一个特殊的“战场”。意外伤害、严重创伤、大手术、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的病人,需要心肺复苏的病人,心、脑、肺、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的病人,各种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病人,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的病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茂琴和ICU全体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他们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常常徘徊在生死之门前,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过硬的技术,随时准备投入紧张的战斗。正如李主任所说:“技术过硬,才能守得住这扇门”。 

    2011年春节期间,一位20岁左右的车祸患者被紧急送往ICU,担架抬进来时,患者血流如注,整个担架都被染成了红色,患者血压全无,生命危在旦夕。李茂琴和几位医生迅速为其采用深静脉穿刺快速输血输液维持血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障氧供,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然而压迫止血已无法控制大出血,李主任果断决定,马上叫来介入科医生进行会诊,大家共同协作,一边为其进行抗休克治疗,一边将患者送入导管室,通过介入堵塞断裂的血管。一番紧张的抢救之后,汩汩流出的鲜血终于止住了,患者的血压也逐渐恢复并稳定。

    李主任介绍,来ICU的多是一些器官严重受损的患者,而如何对这些病人进行监测、护理就成为科室医护人员的工作重心。曾有一位刚结婚的小伙子,因车祸导致肝脏粉碎性受损,送到ICU时全身被血浸透,处于休克状态。在外科迅速手术采用纱垫压迫止血的前后,李茂琴及ICU医护团队全力进行抗休克、止血等综合治疗。5天后,小伙子出血渗血渐止,血压稳定,纱垫被慢慢取出,身体随后逐渐恢复。

    器官支持技术一直是李茂琴的强项。在技术创新领域,她一直身先士卒,先后完成《血管活性药对感染性休克病人内脏灌注的影响》、《肺复张策略对急性呼吸窘综合症的影响研究》、《机械通气在危重症中的应用》、《不同压力水平的肺复张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影响的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并分别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淮海科技奖和徐州市科技进步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

    在李茂琴的带领下,该科先后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监测、氧合功能监测、PCT对感染的监测、重症超声监测等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其中独立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困难气管插管,独立进行床边血液净化术(连续性血液滤过透析、血浆置换、血浆分离吸附,及不同方式组合等,为各种危重症患者,特别是重症肝肾衰竭患者救治新技术)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技术,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水平,其呼吸机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更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得到了广大患者和相关专家的认可,荣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近两年,急救医学中心在肾脏疾病替代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李茂琴主持的“组合式人工肝在非病毒性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技术项目获评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此外,该院开展的低温治疗在全省走在前列,重度脑损伤患者进入ICU后20分钟内身体温度可降至34摄氏度以下,在5-7天时间内可让受损脑组织保持低温状态,保护受损器官。

     “只要有希望,绝不放弃”

    对李茂琴来说,ICU里的每一位患者都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她亲手参与创造了ICU这块生命的绿洲,那么走进这绿洲的人,都应当带着健康和希望走出去。

    很多时候,市中心医院的急危重症患者都是从周边地区转院而来,病人和家属都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面对他们期待的目光,李茂琴只有一句话:“只要有希望,决不放弃!”

    几年前,年仅1岁半的患儿小宝被大面积灼伤,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在被本市一家医院放弃治疗的情况下,亲属将他送来市中心医院ICU救治。李茂琴很清楚,小宝被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但她依然毫不犹豫地带领医护人员开展了争分夺秒的抢救。“有一丝希望也要争取!”她迅速组织肾内科、普外科和小儿科进行了紧急联合会诊,确定最佳抢救方案。由于肾功能衰竭,年幼的小宝不能进行血液透析,只能采取腹膜透析,李主任带领ICU全体医护人员严密监测,严格调节出入量平衡;同时将小宝灼伤面暴露在灯下烤,以保持创面干燥,外用面罩保温……

    经过10天10夜的紧张抢救,小宝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死神,又一次被挡在了ICU的大门外。

    这样的奇迹,几乎每天都在ICU上演。

    两年前,一位40多岁的重症胰腺炎病人从徐州一家县级医院转入市中心医院,入院时已出现严重休克,肾功能、肝功能衰竭,尿少、腹胀明显,生还希望极其渺茫。李茂琴不肯放弃,立即为患者进行了血液净化,并迅速与其他科室联合进行会诊治疗,最终使患者受损脏器有所好转,但腹胀仍然严重。李茂琴随后再次组织专家会诊,为患者进行腹腔穿刺引流,使病人转危为安。这位已被当地医院判了“死刑”的重症患者,终于被市中心医院ICU的医护人员从死亡之门前拉了回来。

    作为科室主任,李茂琴常常身先士卒,守护在病人床边,仔细监测每项指标,准确判断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及时有效地处理每个问题,有效地降低了严重多发伤、危重型中毒、严重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各种危重病的死亡率。尤其在医院开展淮海经济区首例肝脏移植期间,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她和几位医生护士夜以继日监护患者,一直守护到患者度过危险期。

    ICU是危重、急诊病人抢救治疗的重症加强病房,患者病情瞬息万变,生死难卜,而他们的家属却无法见到患者,只能在门外苦苦守候,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李茂琴因此特别重视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沟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朋友的身份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谈,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对科室职工的要求。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真诚沟通,全力施治,拒绝接受患者的任何馈赠,这是李茂琴的行医理念。

     “科室管理要与时俱进”

     23年前,ICU刚成立时,李茂琴就来到了这里。她陪伴ICU一路成长、发展、壮大,直至今日的省重点临床专科。23年风雨同行,在她心中,ICU早已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永远难以割舍。

    李茂琴清楚地记得,刚成立ICU时,科里只有4名医生和6张病床。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科室到如今拥有70张病床、近200名医护人员的重点科室,急诊医学中心的科室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

    近年来,急诊医学中心不断强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抢救设施设备不断提档升级,医护人员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恶性心律失常、急性中毒等急诊绿色通道不断完善,实现无缝隙衔接。急救医学中心不仅能够完成一般科室规定的专科技术项目,同时常规开展规定的重点科室技术项目,如连续血液净化在急诊病人中的应用、起搏(体内及体外)、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CO、BP、CVP、PAWP)、超声诊断在急诊中的应用、呼吸功能监测、开展救命手术(宫外孕、血气胸等)、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的正确处理。

    在急诊医学中心工作,遇到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这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ICU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李主任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人人都是‘多面手’,医学知识面要广,技术水平要与时俱进,容不得半点懈怠。”多年来,每个周三早晨的研究生文献解读学习和每月下旬第一个周四下午的集体业务学习已成为ICU雷打不动的制度规定,除非情况特殊,几乎没有医护人员缺席。

    “这个科室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非常强,医生必须在患者送来急诊和ICU后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从而迅速进行抢救,因此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必须独当一面。”李茂琴说:“所以我常说,急救医学中心是我们医院的一支‘特种部队’,现在,我们这支部队正在向技术更精良、设备更先进、分工更专业的目标前进。”

    这是李茂琴为急救医学中心制定的新的发展目标。23年的重症抢救和监护工作经验,让李茂琴对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有了独到的想法。过去,意外创伤患者在ICU所占比重极大,但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类患者逐渐减少,神经或各类器官功能受损患者逐年增多,抢救难度也明显增强, “这显然对急救医学中心的工作显然提出了新的挑战。患者需求有所改变,科室管理也必须要与时俱进。”今年初,李茂琴与科室成员经过调研统计,决定将ICU由原来的内科、外科两大治疗方向重新划分为五大类治疗方向——呼吸重症监护、心脏重症监护、肾脏重症监护、神经重症监护以及消化营养重症监护,这不仅符合医学发展的专业化精细化趋势,也将有利于推动学科建设向精品学科、医疗技术向精湛技术、医学人才向专家名医的转变和升级。

编辑: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