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淮海名医 > 正文

人体“能源管道”的“修理工” ——记血、甲、疝、微创外科主任医师田志龙

人体“能源管道”的“修理工” ——记血、甲、疝、微创外科主任医师田志龙

2015-07-20 

   人们常把血管比作人体血液的输送管道。通过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血管输送氧气与各种营养物质到达全身各个脏器,如同工业建设中的电缆、石油管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试想,如果这个“能源管道”出现故障,器官无法工作,人体会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

    如何及时地发现病情、及早地科学治疗呢?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主任田志龙,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了我们答案。

    作为血管“修理工”的他,主要工作就是修复周围血管的各种故障。从医近30年来,凭着一颗爱心、一份责任,他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融入血液中,以解除患者病痛为使命,在普外科领域苦心探索,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健康希望。 

    努力探索 成立苏北地区第一家血管外科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年少时追求的目标越高,未来他的才能发展得就越快。

    田志龙就是这样一个人。二十多年来,在医学的路上,他带着对医学事业执著的追求,努力探索着、奋斗着…… 

    1983年,田志龙考入山东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上学期间,校内和来校讲学的许多知名专家的学识与风范,深深地影响了他。当时,他暗下决心:做个名医,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的从医信念。

    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课堂和实验室,田志龙一有空就跑校图书馆。每逢周末,他更是从早到晚在校图书馆查摘资料。

    两年后的一个晚上,田志龙在图书馆翻阅医学杂志时,《大众医学》上一篇关于布加氏综合症的介绍深深吸引了他。布加氏综合症,又称下腔静脉或肝静脉梗阻综合症,以下腔静脉高压和门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人群不分老幼,据统计最小的仅6个月,最大为76岁,中年人也不少见。该病常易被误诊,晚期往往出现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而死亡。

    正是从那时起,田志龙牢牢盯上了这一较为复杂的病种。一有时间,他经常向医学院教授和附属医院相关专家请教,还留心医学杂志关于布加氏综合症最新研究成果的报道。

    天遂人愿。毕业后的田志龙,随即开展了对布加氏综合症的外科治疗和研究。当时,国内对于布加氏综合症的外科手术方式很多,但很难克服创伤大、死亡率高等难题。

    学然后知不足,田志龙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他理想中的高度尚有一段距离。尤其是自读大学时就已萌生的布加氏情结,在时时提醒他、激励他向血管外科领域的更高层次进军。

    1999年1月,田志龙来到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师从我国血管外科奠基人、我国血管外科唯一的中科院院士汪忠镐教授进修深造。汪忠镐院士精通血管外科各种疑难病症,对布加氏综合症的外科治疗更是闻名世界,为国际布加氏综合症联合会主席。

    又是整整一年的艰苦拼搏,然而,他奋斗的脚步并未停歇。

    2010年,田志龙来到市中心医院,和血管外科专家、主任医师廖向群等多位医生一起,高起点组建了苏北地区第一家血管外科。当年,田志龙开展了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根治手术,该手术填补了徐州市该领域的空白,创造性开展了环包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手术。在他的带领下,全科努力进取,不断开拓,迅速成为淮海区规模最大的血管外科中心;

    2013年6月,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成立,现为淮海经济区首个特色科室。作为血甲疝微创外科疾病诊疗工作的负责人,田志龙主要从事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疝外科、微创外科的科研和临床及教学工作,尤其对布加式综合征临床诊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成立以来短短两年的时间,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开展了多种动静脉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采用外科手术、腔镜、激光、旋切、介入支架植入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包括腹及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大动脉炎、周围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2014年田志龙应邀参加了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召开的欧洲微创外科论坛,并以一篇名为《主动脉夹层的微创治疗》的论文,与众多国内外专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微创介入 克服布加综合症顽疾

    “这是肝静脉入口处,这是下腔静脉,它们中无论哪一段阻塞都叫布加综合征。通俗讲就是肝脏和下肢的血液回流不到心脏了......”6月7日上午,在田志龙的办公室,他指着墙壁上悬挂的人体血管图,认真向记者普及起布加氏综合征的相关知识。 

    田志龙介绍,布加综合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引起患者重视,多数能忍就忍过去了,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来就诊的布加综合症患者已是晚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被误诊误治的。

    不过 ,布加氏综合征并非难以攻克。长期以来,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在其诊断和介入治疗上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地位。 

    一根细细的导丝几乎可以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组织和器官;一个不到3mm的穿刺针孔竟是一台大手术在体表留下的所有印记……这就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布加综合症不用开腹,更不用开胸,也不用全麻,仅在腹股沟区或右肘窝穿刺个小眼就可解决问题。

    家住睢宁的刘先生今年50岁,身体一直比较健康,单位的例行体检从来都没发现过异常。不过,去年年底开始,刘先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肚子正在慢慢变大,双腿也明显肿胀并伴有明显的静脉曲张。当他到当地医院检查时被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医生为其做了曲张静脉结扎手术。

    出乎意料的是,手术后,刘先生肿胀的双腿非但没有消肿,反而肿得更厉害。没过多久,他的肚子又增大了一圈,腹壁上也出现了许多曲张的静脉血管。他赶紧跑到医院再做检查,这次发现他的肝功异常,肝脾肿大,同时有中量腹水。医生据此将他诊断为门脉高压症,给予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眼见着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像在身上绑着一个篮球,双腿也肿胀得粗了好几圈,腿上爬满了类似小蚯蚓的静脉血管。

    刘先生心里又急又怕,生怕自己得了什么难以治愈的怪病,到处托朋友打听可靠的医院和专家。最后, 刘先生找到了市中心医院血管科的田志龙。

    田志龙详细询问过他的病情后,经检查肝脏及下腔静脉彩超,指出 刘先生患上的是布加氏综合征。接下来,田志龙为刘先生进行了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很快, 刘先生的病情好转,顺利出院。

    无独有偶。60岁的赵师傅来自安徽濉溪,20多年前腹部和双下肢出现了迂曲扩张的静脉血管,此后越来越严重,迂曲扩张的血管粗大的如绳索一样,1996年5月在当地以大隐静脉曲张行双下肢大隐静脉剥脱手术,术后第2年静脉曲张就复发了。

    听当地医生介绍,赵师傅来到了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针对患者的复杂病情,田志龙为其制订了周密的治疗计划。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田志龙为患者施行了介入治疗。术中分别经患者的右上肢和大腿根部穿刺,采用导管导丝通过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后分别到达血管闭塞部位的上下方,然后分别经上下腔静脉同时造影确定闭塞段长度,再用房间隔穿刺针成功将长4cm的闭塞血管打通,使闭塞段的上下端成功会师,然后用直径25mm球囊扩张成功,植入支架后,再次造影证实血流已完全通畅。

    目前,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介入治疗布加综合症二百多例,该病例数在全国处于前5位。 

    对待病人   始终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对待病人,作为医生,我们要时常怀有一颗赤诚之心。”采访过程中,提及病人,田志龙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

    去年国庆节,一名安徽省萧县农村的病人李先生,由于身患布加综合征,导致长期肝硬化腹水,完全丧失了劳动力。经过诊治,李先生花费了两万多元的医疗费。李先生的家人东拼西凑之后,拿来了一万多元。面对剩下的一万余元,李先生及其家人一筹莫展。

    “捐款,大家一起来捐款!”就在这个时候,田志龙向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发起了集资的号召,并带头捐了五千元。在田志龙的感染下,其他医护人员纷纷慷慨解囊。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田志龙所在的科室18名医护人员共捐款一万一千元。

    当田志龙把捐款交到李先生手中时,李先生感到既意外又感动:“我没想到你们帮我治病还捐钱给我!”

    实际上,这只是田志龙诚待病人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16日,《34岁女子患怪病 腿比腰粗》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新闻报道中的求助人徐女士因患上了怪病导致左腿粗大变形,大腿比水桶都粗,且左腿的皮肤粗糙如犀牛皮,有些地方已经成鳞片状,如此严重的病情让该女子已无法正常行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就在新闻报道的第3天,受媒体邀请,田志龙决定到徐女士的家里走一趟,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当天上午门诊,下午有手术安排)亲自看看患者的病情。

    “这是淋巴水肿,患者的腿之所以会如此肿大,是因为皮下组织里积聚了很多淋巴液。”田志龙认为,要想治好徐女士的病腿,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其淋巴液无法正常循环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疗技术再造淋巴液回流系统,之后可以对患者的病腿进行整形,最终恢复的效果也许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但可以做到基本的行走。好在,经过检查,徐女士并没有出现并发症,其他身体条件也都不错,这为下一步治疗的开展打了好的基础。

    对于病因,田志龙解释到,这种淋巴水肿很可能是一种炎症,也可能是先天的畸形或者是寄生虫造成的。现在国内治疗这种疾病的专科医院很少,可以到北京和台湾有一些治疗这方面疾病的专家,田志龙提到可以帮助患者先联系专家再确定如何就诊。

    对于田志龙的到访问诊,徐女士及家属都表示十分的感谢,“中心医院的专家能亲自到家里来看病,我很感动,谢谢了!”“医学不是万能的,能帮一点是一点,毕竟我是干这个专业的,我知道前沿发展,我能指条路,这也是一种救死扶伤。”田志龙诚恳地解释道。

编辑: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