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淮海名医 > 正文

精打细算,对患者负责的好医生 ——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张青山

精打细算,对患者负责的好医生 ——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张青山

2016-01-14 

    张青山是徐州市较早从事神经内科工作的医生之一。

    1987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的他走进了当时的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根据医院的安排进入神经内科工作。那时,这个科室尚没有独立的病区,一切都刚刚起步。在老主任的指导下,他对神经内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记得自己为了学习新的治疗技术,和同行的另外3名医生一起北上学习钻颅碎吸治疗脑出血的技术,并背回了钻颅机器。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但也让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充满了干劲儿。

    一晃28年过去了。市中心医院发生了巨变,神经内科有了独立的病区,后来有了多个病区,再后来细分为六个科室。2013年,张青山从神经内三科主任调任神经内一科主任。技术更新换代,职位一升再升,可他从未丢掉“悬壶济世做仁医”的初心。他会为了病人的治疗方案反复思索,争取用最便宜最简单方法治好病;他会为了一次溶栓的剂量,及权衡溶栓治疗的利弊思量再三,力求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他还会花上一两个小时守在病人的身边,观察他们的用药反应。

    他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医生。

    对患者而言,这样的医生,让他们觉得放心。

    A、钻研医术

    他“精打细算”,求知若渴

    1987年7月,张青山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来到该院神经内科,这个专业仅4名医生、7张病床,科室发展尚处起步阶段。

    那时病人不多,张青山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对前来就诊的每一个病人,都会仔细分析病情,查阅资料,精心诊治,从接诊到病人康复出院,对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整理,这种每天进行个案分析和治疗心得的习惯,他一直延续至今。

    若我们将时光的镜头调转到28年前,便会看到这样一幅幅画面:狭长的走廊里,一位清瘦的年轻医生抱着一摞厚厚的病历,追着年长医生,逐一请教有疑问的地方;老旧的办公室里,这个年轻人挑灯夜读,为一个个难解的病例反复查阅着资料;落日的余晖中,他紧张地守在一位昏迷的病人旁,时时观察病情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直到病人转危为安……

    1991年,在基层扎实工作了4年的张青山,经院领导推荐,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参加卫生部神经内科进修班进修学习。友谊医院云集了薛启冥、童启进、潘映福、王得新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神经内科专家,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张青山对知识的探求如饥似渴,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接轨国内国际先进技术的大门。

    “未来北京之前,我曾认为自己对神经内科疾病的把握和处理已经达到一个台阶了;来到友谊医院,经过整整一年紧张、刻苦的学习后终于明白:我才刚刚入门。”张青山说,在友谊医院的每一天,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要学的东西太多,几乎要把时间掰开了用。他进修期间的研究重点为神经遗传、代谢性疾病、脱髓鞘疾病以及发作性疾病的诊治与处理,在那里学习到了神经内科的诊断新思路、诊断方法及新的治疗理念。

    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神经内科技术,张青山回到了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并推动科室的建设和发展迅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所主持的科研课题“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在核心医学期刊发表,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徐州市新技术引进二等奖。随后,他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习,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正是因为他对医学知识的不懈追求,也正是因为这份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积淀,才让今天的张青山,成为徐州市神经内科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咖”。

    B、药物治疗

    他“精打细算”,避免过度用药

    张青山是一个跟数字“较真”的人。

    “神经内科接诊最多的就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塞患者。这类患者做溶栓治疗,治疗时间及量的把握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张主任对用药控制非常严格,也要求我们必须对病人负责,用药绝不能马虎。”神经内一科医生宋璞告诉记者。

    5年前,新的溶栓治疗技术远没有现在成熟,由于对用药时间及药量控制要求非常精准,多数医生不敢轻易尝试。张青山是徐州最早使用进口药物开展溶栓治疗的医生,他胆大心细,当年曾创造了不少经典病例。

    现年85岁的陈老太就是张青山甘冒风险应用溶栓治疗后成功抢救的一位患者。“如果没有张主任,恐怕我早就残废了。”眼前的陈老太太思维敏捷,举止灵活,丝毫看不出曾经历过脑梗塞的生死考验。她向记者回忆起五年前的情形:“当时我在家里找东西,突然半边身子就不能动了,也说不出话了,一会儿就啥都不知道了。”惊慌失措的家人将陈老太送到中心医院,值班的张青山立即通知启动脑梗塞急救绿色通道,他一边亲自陪同患者和家人去拍CT,一边通知药房准备好溶栓药。

    “在拍CT的时候,张主任告诉我们,按我母亲的年龄用这个药是有风险的,但用好了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陈老太的儿子说:“张主任一路小跑着陪同检查、指挥备药,这样的医生我们还能不信任吗?风险我们愿意担!”

    于是,50mg的溶栓药在张青山的关注下,缓缓开始注入陈老太太的身体。很快,药见效了:注入约5mg时,原本对言语没有反应的陈老太太开始有反应了,并能理解医生的意思,右下肢能活动了;然后,她稍稍移动了一下右前臂;再然后,老太太便能开口说话了。张青山一直在仔细观察着她的体征。从上午10:30发病到12:30注入溶栓药再到患者神志清醒、说话清晰,一场关乎生命逆转的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前后共6个小时。

    张青山对用药量的严格控制,源自他对患者生命的重视。

    2011年8月的一天夜里,暴雨滂沱。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患者徐士芳在吃晚饭时突然昏迷,医生诊断为脑栓塞,徐士芳的3个女儿手足无措。当时是晚上9点,徐士芳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血压非常高,被送入了重症监护病房。值班医生建议家人考虑做溶栓,但溶栓存在一定风险,做了可能有生命危险,不做病人可能会出现全身瘫痪及病情进一步恶化,两个看似都是无解的选择让3个女儿纠结无比。

    “要不找张青山主任问问?”在亲人的建议下,三女儿拨通了张青山的电话,在家休息的张青山立即回答:“好,我马上到!”很快,长廊的另一头出现了匆匆而来的张青山,裤腿已经完全湿透了。在听取了病况介绍和体检结果后,张青山也提出了溶栓的建议,并征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

    溶栓治疗开始了,药物被缓缓注入徐士芳体内。然而,意外却出现了。由于徐士芳发病的时候正好一口饭卡在嘴里,女儿给她往外抠的时候弄破了一点牙龈,结果溶栓显效之后,这个小的破损处开始出血不止。张青山和一名护士一起用棉球一直按住伤口压迫出血,一边溶栓一边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的反应。还剩最后一点药物时,张青山发现伤口的出血量比较大,棉球已经无法止住,权衡再三,他决定停止用药。“这些药应该足够了,而且出血的症状是溶栓显效后的正常反应,这也说明溶栓见效了,不用紧张。”面对抢救室外紧张等待的徐士芳的3个女儿,张青山详细给她们解释道。

    没多久,让众人惊喜的一幕发生了:徐士芳犹如熟睡做梦一般翻了一个身。她的大女儿抬起泪眼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时钟,指针已指向午夜11:40,从9点多到现在,并不是患者责任医生的张青山,已在徐士芳的病床前站了整整两个多小时,一步都没离开过。

    C、检查治疗

    他“精打细算”,不让病人白花钱

    每周的周二、周五都是张青山的门诊日。这一天,他基本上会从早晨8点忙到晚上下班后,不送走最后一位患者,他坚持不肯下班。张青山看病很“慢”,查房也很“慢”,他的原则是“尽量地完整收集病史及详尽的体格检查发现问题,让病人用最少的钱看好病”。因此,他宁愿多花一点时间,仔仔细细了解病人全面的病史和治疗情况,从而制订出最适宜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8月7日一大早,老张就带着80岁的父亲走进了门诊室。张青山认得这位老病号,笑着打了招呼,给他量了一下血压,然后问了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上了称肯定一样重。”老人用有些含糊的口音回答,张青山和老张都笑了。

    “俺爸自从吃了您开的药,虽然还是忘事但方向感有了,出门知道回家了。”老张对张青山讲。

    “挺好。”张青山说:“上月18号那天血压是190、105,今天是140、80,我原先开的药要坚持吃,他属于多发性脑梗塞合并痴呆,依他的年龄只要病情不发展就是好消息。”

    老张仍不放心,又问了好几个问题,张青山一一耐心地给他解答。老张一边收拾病历和片子,一边对记者说:“张主任真是个好人,问他问题从来不烦,药也从来都不给开多,总叮嘱我们注意观察俺爸的情况。”

    晚上6点多,一天的门诊结束后,张青山照例会到病房走一圈,跟病人们挨个见见面,了解当天的治疗情况。“睡觉怎么样?”“还有哪儿不舒服?”……在61岁的脑梗塞患者孙大娘床前,张青山听说她睡眠不好,抽出片子仔细看了看,叮嘱孙大娘的女儿:“你母亲颈部有明显的颈动脉硬化斑块致局部血管狭窄,尽量不要随便按摩脖子。另外白天尽量不要一直躺着,这样免得白天的睡眠多影响夜间睡眠,要多活动,一直躺着并不一定利于康复的。”孙大娘的女儿连连点头。病房里一圈走下来,已经是晚上近8点多了,张青山这才算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张青山就是这样一个对病人认真执着甚至有些“较真”的人,他为病人的家庭精打细算、为患者的诊疗竭尽全力,希望用最少的钱往最好的方向努力。只要是疗效一样的药,他一定会用便宜的;病人及其家属自己要求做的检查,如果没必要,他会明确告知“对诊断及治疗参考意义不大”;对于能通过门诊治疗的,他不会建议病人住院。

    两年前,来自苏北东部农村一位家境贫困的中年妇女双下肢截瘫,大小便失禁,在外院治疗一段时间不见效,慕名来到市中心医院找张主任求治。当时神经内三科病床已满,张青山立即安排加床,收治了这位贫困病人。经检查,患者患有“急性脊髓炎”。在为其制订治疗方案时,他尽力为患者使用既能保证疗效、价钱又比较便宜的药。截瘫病人的功能恢复,除了用药,正确的护理非常重要,因此张青山一再叮嘱值班护士加强护理,为她勤翻身、勤擦身、勤换被弄脏的被单……一个多月的住院期间,这位患者没出现褥疮、也没有出现任何感染,全部医疗费用不到3000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高昂的医疗费常常是致命的压力,而张青山用他的“精打细算”,帮这个贫苦的家庭渡过了难关。

    28年杏林路,不忘“悬壶济世做仁医”的初心。这位认真、正直、仁爱的医生,用半生无悔付出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文/本报记者 曲美慧 图/本报记者 仲冬竹

编辑:葛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