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肺癌治疗新曙光——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肺癌治疗新曙光——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2016-11-24 

  我国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国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大约每15年,我国肺癌患者的人数就会增加近一倍。如何通过科学诊疗,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期,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到底是什么?

  近些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分子靶向药物,它神奇的疗效为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过去,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一般超不过1年,如今通过靶向治疗等手段,生存期已提升至3年~5年或更长。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量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适应人群

  临床存在大量盲目使用靶向药物现象,并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适合靶向药物治疗。哪些肺癌患者适合靶向治疗呢?
  针对中晚期丧失手术、放化疗治疗的患者。专家介绍,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肺癌病人约80%为包括鳞癌、腺癌等在内的非小细胞肺癌,这些病人确诊时有85%左右是中晚期,约75%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失去了手术根治性治疗机会,常规放化疗的临床效果也不甚理想。
  肺癌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先测基因。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多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对此类病人效果明显,可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致癌信号的传输达到控制癌症的效果。因而有无K-ras基因和EGFR基因突变为为影响疗效的最重要因素。
  安全、耐受好、副作用低。  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极少损伤正常细胞的特点,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错用靶向药物会适得其反

  随着靶向药物临床应用的开展,也确实给越来越多的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靶向药物的效果往往被夸大、误传,临床中也不乏靶向药物滥用现象。
  其实,靶向药物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只适用于有相关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对于一期二期的早期患者,没有研究证据支持使用,靶向药物使用一年后,可能发生耐药性。
  即使是晚期肺癌患者,也并非都能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目前,该疗法主要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且需要进行基因检测,证实有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才有效,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因靶而异。所以,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徐毓蔓

专家介绍:

杜长军  呼吸内一科主任 主任医师

正高三级,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曾研修于北大一院呼吸专业。从事过急救医学工作,现对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症诊治有较多研究。尤对慢性阻塞肺病及肺癌的诊治有独到认识。

咨询电话:18051922006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四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