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经常大便出血,注意可能是肛裂

经常大便出血,注意可能是肛裂

2016-12-15 

二十三岁的小张在一年前会时不时出现便血的情况,前段时间又发觉肛门处长了瘤子,以为自己得了痔疮,但也没有注意。最近,小张发现瘤子不止一个,而且便血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可吓坏了小张,赶紧来到我院肛肠科,经医生检查后告知其症状是肛裂。

肛裂是肛管齿线以下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以周期性疼痛为特点的疾病。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愈合困难,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其症状有疼痛、便血、排便困难、肌肉痉挛、渗出物/弄脏内裤等,肛裂的特点是:排便时疼痛(肛裂溃疡处于神经末梢致密的肛管皮肤区,创口受到排便刺激引起较剧烈的疼痛),疼痛间歇期(排便后刺激减轻,疼痛也减轻),内括约肌痉挛性疼痛(由于排便时使肛管皮肤外侧群受到牵拉,便后引起内括约肌持续性痉挛收缩,从而而产生持续性的剧痛),疼痛缓解(内括约肌痉挛性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1天,直到肌肉疲劳松弛,疼痛逐渐缓解)。临床表现有:溃疡:肛管皮肤裂伤,感染后形成纵行裂口及梭形溃疡,溃疡基底可深达内括约肌,多位于6点和12点,溃疡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缸口状);裂痔:又称哨兵痔,是裂口下端因炎症改变,浅部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水肿,组织增生,形成结缔组织性外痔;肛乳头肥大:炎症向溃疡上方齿线部扩散,常引起肛窦炎和肛乳头炎,最后形成肛乳头肥大;潜行瘘管(隐瘘):溃疡基底与裂口下端皮肤之间有瘘管相通,不彻底清除,很难治愈;栉膜带形成:肛门白线与齿线之间皮下的栉膜因裂口的炎症刺激增厚变硬,形成栉膜带,暴露在溃疡基底,妨碍括约肌舒张,影响溃疡愈合;肛门狭窄多发生于肛裂慢性期,裂口基底部溃疡形成疤痕组织挛缩,导致肛门狭窄。肛裂的分期:国外常用二期分类法(急性期和慢性期),国内常用三期分类法:I:肛管上皮浅表的撕裂伤,无溃疡,无合并症,II:肛管上皮组织全层裂开,有溃疡形成,但无合并症,III:肛管溃疡,同时并发肛乳头肥大,裂痔、瘘管、栉膜带、肛门狭窄中任意一项。肛裂需与有些疾病相鉴别,如结核性溃疡:溃疡面可见干酪样坏死物,底不平,色灰,呈卵圆形,疼痛不明显,出血量很少。肛门皲裂多由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等继发,裂口为多发,位置不定,一般较表浅,疼痛轻,出血少,不会引起赘皮性外痔和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梅毒性溃疡  多有性病史,溃疡不痛,位于肛门侧面,对触诊不敏感。溃疡呈圆形或梭形,微微突起,较硬,有少量分泌物。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所以当有肛门疼痛、出血时最好到医院就诊,明确病情。

我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孙尚颖说:早期的肛裂科保守治疗,陈旧性的肛裂需手术治疗,病人小张肛门处的瘤子是肛裂外侧的哨兵痔,肛裂的瘤子不会自己长好,但像小张这样的症状不算严重,可等待观察,如果有好转或可以维持这个状态,大便没有变细即意味无肛门狭窄可暂时不做手术,日后靠饮食调节,比如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忌辛辣,增加多纤维食物摄入,营养均衡保持大便通畅。也可口服缓泻剂,原则是软化大便,使大便润滑,温水坐浴,制止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生活中也要改变大便习惯,逐步纠正便秘的发生。尤其是现在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更应多加注意。

但如果日后不见好转,长期反复有便血、肛门疼痛、甚至有大便变细的症状,则说明其引起了肛门狭窄,可行肛裂切扩手术,手术适应症:III期肛裂,注意点:清除所有病理改变:肥大乳头、肛窦、裂痔、隐瘘;切断栉膜带和内括约肌头;标志:勒指感的肛管变得松弛,可轻易插入23指。在手术前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以后每日及便后用中药坐浴,并换药。术后3日内给予流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食、软食、普食。术后宜食易于消化、质地较软的食物,力求大便通畅,宜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银耳、海带等;宜摄取具有润肠作用的食物,如:梨、香蕉、菠菜、芝麻油;宜选用质地偏凉的食物,如:黄瓜、苦瓜、笋、芹菜等,以免加重仙热而导致便血。术后住院10天至半个月,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及饮食习惯,以减少日后肛裂的复发。

编辑:李婉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