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准妈妈产前超声知识“全攻略”

准妈妈产前超声知识“全攻略”

2023-01-04 

  超声检查因对胎儿无创伤、诊断准确率高、安全性高,而成为产前诊断与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诊断工具,是目前准妈妈们首选的检查方法。它能对胎儿严重畸形做出诊断,同时可以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孕期中,准妈妈们面对各项种类繁复的超声检查,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整个孕期期间做几次超声?分别在胎儿发育的什么阶段做?二维、三维、四维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孕期超声检查那些事儿”。


孕期超声检查多久一次?

  孕期超声检查错过了,能不能延后,主要看孕周和错过的是什么检查以及错过了多久。一般从建卡开始到生产,孕期检查有 11-13 次。除了个别重要的产检建议在相应孕周范围内完成外,其他很多产检项目可以在家里完成,比如测量血压、心率、体重,宫高、腹围,计数胎动等。

  但是一些只能在医院完成的产检,比如抽血、超声检查等,可以提前规划好,在做重要产检时一次性完成。我们把几个重要的孕期超声项目单独列了出来,孕妈妈们可以提前规划:

  早孕期:停经(4-8周)超声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宫外孕,确定宫内妊娠囊的个数、是否有心脏搏动、核对停经时间等。

  孕11-13 周:进行NT检查,NT是指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结构畸形有关。同时可以对胎儿严重结构畸形进行一个筛查。

  孕20-24周:进行详细胎儿畸形的筛查,也就是中孕期系统产前超声检查,也是整个孕期最重要的一次检查。此时期胎儿解剖结构已经形成并能为超声所显示,胎儿大小及羊水量适中,大部分胎儿严重畸形在此时期多能表现出来,因此此时期检查可排除大部分严重畸形。

  孕28-32周:进行胎儿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胎儿生长受限,同时观察晚孕才能表现出来的畸形,这也是一次补漏检查。

  临产前超声评估(足月、出生前):评估胎儿大小、胎盘成熟度及羊水量,为选择分娩方式做准备。

  五次超声检查,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果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指标的胎儿,应及时就诊产科医生进行相关咨询,可能会增加超声检查的次数或其他相关检查,必要时还可能进行多学科会诊。

  需要注意点是,如果是高龄孕妇,或有高血压、疤痕子宫、多胎妊娠等特殊情况的孕期人群,产前超声检查更为复杂,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由产科医生指导检查时间和次数。


二维、三维、四维超声有什么区别?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件事情,在孕期检查中,超声检查分为四级:

  I级:一般超声检查(只对胎儿主要生长参数、羊水进行基本测量);

  II级:常规超声检查(中孕和晚孕时非系统检查对胎儿生长指标、胎盘、羊水和卫生部规定的九大严重畸形进行检查);

  Ⅲ级: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也是胎儿畸形大排查,这一级除一、二级的检查内容外,还评估胎儿生长发育,针对胎儿全身的各个器官进行系统检查,观察胎儿颅脑、颜面部、心脏、胸腹部重要脏器、脊柱、肢体等是否存在严重的发育异常。但是对于孕周有要求,建议在22-26周,如发现有异常可以进一步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

  Ⅳ级:是针对某一个重要器官进行的畸形检查。如果三级检查发现疑问,也需要针对某一个器官再进行专项的检查。比如孕11~14周做的NT检查,针对胎儿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心脏等等的专项检查都属于Ⅳ级检查。

  二维超声检查是最清楚和重要的检查方法,所有的I 、II、 Ⅲ、Ⅳ级主要的诊断信息都是由二维超声技术完成,三维或四维超声检查跟二维一样只是一种检查手段,不能等同于三级筛查。二维超声是切面成像,三维是在二维基础上的立体成像,四维是动态的三维。三维有利于直观的看清胎儿外观整体,俗话说就是给胎儿某些部位拍张 “写真”,三维四维只是筛查的辅助。但二维的分辨力更高,即最清晰,更能看清胎儿内部结构,是判断胎儿有无畸形的基本依据。

  在此,我们要提醒各位孕妈:

  对于孕妇来说,一定要明白Ⅲ级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才是孕中期的检查重点。然而,不是每个机构的申请单和报告都可以进行“Ⅲ级系统性产前检查”的,目前,我院是徐州市具有产前超声诊断资质的三家医疗机构之一,在我院只有取得江苏省母婴保健证的医生才有资格进行Ⅲ级系统性产前检查、Ⅳ级针对性专项检查等检查项目。


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异常,应该怎么办?

  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异常,需到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院进一步检查,进行遗传咨询。

  胎儿染色体异常高风险、有家族性遗传病、若超声检查怀疑胎儿畸形者,可通过侵入性产前诊断(绒毛膜穿刺术、羊膜腔穿刺术、脐静脉穿刺术)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DNA 分析等进行确诊。

  如果诊断发现胎儿有致死性畸形或胎儿染色体三体或多倍体异常,建议终止妊娠。但对于轻微畸形(如兔唇、多指、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等)但不伴有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病,出生后可通过手术治疗。


作者:刘敏(超声医学科)

编辑:葛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