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心脏病诊疗,淮海经济圈“老大”
仲秋时节,天气变化快,早晚温差大,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迎来高发时节。
安徽宿州61岁的于志怀(化名)大爷身体一直不太好,前不久病情进一步加重,亲属赶紧将他送到徐州市中心医院就医。检查显示他患有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心衰,同时合并严重肺部疾病,心脏随时都有停跳的危险。医院心脏中心韩冰主任团队为其综合评估后,迅速为其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术后第二天于大爷憋闷、气短的症状消失。大爷逢人就说,“我这条命是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捡来的。看病还是到徐州踏实。”
同样,来自山东枣庄72岁的患者张茂源(化名)大爷,也集心梗、主动脉瓣狭窄等多种复杂疾病于一身,左心室肥大曾一度超过了70毫米,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起来浑身都颤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家人紧急将他送到徐州市中心医院抢救,经导管消融治疗,终于摆脱了生命危险。韩冰说:“对于这类复杂的心肌病,目前最有效且唯一能根治的方法,就是做导管消融手术。”
“苏北地区70%以上心脏介入手术是我们科室完成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手术完成的数量,我院在淮海经济区名列前茅。”韩冰还告诉记者,目前淮海经济区内,徐州市中心医院是唯一能成熟开展多种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医院,每年都吸引周边地区众多患者来就诊。“近年来我们医院每年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超过3000例,其中慢性闭塞、左主干及分叉病变等疑难病例占30%以上。”他补充道。
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的发展也同样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淮海经济圈领军地位。前不久,该院心脏外科肖锋主任团队成功为65岁的终末期心衰患者王女士植入了徐州市首个人工心脏,这种手术号称是心外科“皇冠上的明珠”。目前王女士恢复良好,已经能够自如活动行走。“这代表着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救治能力在徐州实现了新突破。”肖锋说,过去许多此类病患要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大医院去治疗,如今在徐州就得到了诊治。
高新技术的开展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徐州市中心医院通过“搭平台、压任务、给待遇、强督导、补短板”等渠道大量引进高级人才,同时通过“攀亲”方式与院士团队合作,引进高精尖技术。医院还把本院的技术骨干通过送到国内外顶尖医院进修学习,培养了一批本土高级人才,“高原”上打造“高峰”。目前医院有院士团队合作科室5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2个,还是7个淮海经济区专科联盟建设牵头单位……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张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