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肺康复——畅享呼吸,健康再起航
肺癌手术后出现肺功能减退,体力下降,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等等,该怎么办?临床上,很多肺癌患者术后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种可以改善上述症状的方法——肺康复。
病例回放
50岁的李先生(化名)因肺癌接受了肺叶切除术,但术后出现严重的胸闷气短,痰液不易咳出,同时伴有焦虑症状。于是,李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我院门诊病房楼5楼的心肺康复门诊就诊。
接诊后,康复医学科肺康复团队首先为李先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康复评估,包括肺通气功能、呼吸肌功能、气道廓清能力、运动耐力(心肺运动试验)、健康相关体适能(身体成分分析、肌肉适能、平衡适能、柔韧适能等)、肢体功能(关节活动度)、心理和营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等。结果提示:李先生存在重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呼吸肌肌力下降,气道廓清障碍,运动耐力下降,焦虑等问题。
随后,经过讨论,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民、主管治疗师葛书萍、治疗师秦存宇共同商定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第一阶段主要进行气道廓清技术,呼吸训练,肺膨胀治疗等,目的是提高排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提高肺容量;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呼吸肌肌力训练、运动训练等,同时配合日常生活指导、心理辅导、中国传统功操,目的是提高运动耐力,进一步提高肺容量和呼吸肌肌力,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按照康复方案,李先生在康复治疗师一对一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了系统地康复训练。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李先生的心肺功能、肢体功能、心理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仍在坚持进行每周3—5次的门诊康复训练。
相关链接
1、什么是肺康复?
2013年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RS)对肺康复的定义:肺康复是指基于对患者的全面评估,为患者制定的个体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训练、教育和自我管理。目的是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促使其长期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
2、肺康复的作用有哪些?
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建立正常的呼吸模式,恢复有效的呼吸;增加吸气的容积,减轻患者的气促和呼吸困难;增加患者咳嗽咳痰能力,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如何进行肺康复?
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肺康复团队主要由康复医学科医生、中医科医生、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康复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并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和监督。
肺康复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呼吸训练、呼吸肌训练、气道廓清技术、有氧训练、抗阻/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间歇训练、上下肢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
编辑:张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