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丨义诊答疑、科普宣教,医生喊你关注睡眠啦!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 睡眠是生命的基石,但全球超30%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数量、质量、时间或节律紊乱,严重者整夜辗转难眠,影响身体健康、工作学习。
3月19日上午,我院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在新城院区开展“关注睡眠”的义诊活动。
睡眠障碍不仅仅表现为“睡不着”:
1. 入睡困难:从上床到睡着超过30分钟。 2. 易醒:夜间频繁醒来或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 3. 睡眠浅:睡眠深度不足,容易感知外界动静。 4. 多梦:整夜做梦,尤其是噩梦,甚至从梦中惊醒。 5. 早醒:比往常早醒1小时以上。 6. 睡眠时间短:成人整夜睡眠总时长不足5小时。 7. 不解乏:即使睡够时间,白天仍感到疲乏。
引起睡眠障碍的三大原因:
1. 疾病因素: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腿动、不宁腿综合征等躯体疾病,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 2. 环境因素:光线过强、室温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干燥、噪音等。 3. 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晚上大吃大喝、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等。
提高睡眠质量的5条建议:
1. 保持固定的生物钟,按时上床和起床。 2. 睡前4-6小时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功能饮料、浓茶等。 3. 避免夜间运动和过度用脑。 4. 上床后不看手机、不听广播、不看报纸。 5. 睡前关闭卧室灯光,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20-22℃)。
徐州市中心医院“关注睡眠”义诊现场,副院长、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宁博,耳鼻咽喉科医生陈军、李华超、刘晨、张宁、于向晴,神经内科医生黄颖、李君、陈园园,耳鼻咽喉科护士长杨勇、井松梅,耳鼻咽喉科护士张庆格等医护团队为患者答疑解惑。
“打呼噜”可能就是你睡不好的病因
有的人认为睡觉打呼噜是睡得香,其实恰恰相反,它可能是呼吸不畅的表现,这是一种称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疾病,俗称鼾症,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生命健康的源头性疾病,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适当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比如:调整睡姿、戒烟、控制体重、保持室内湿润等。如果鼾症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伴随呼吸暂停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编辑: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