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一定要把先进技术带到这里』 ——记徐州援疆医生郝林
2024年10月,来自徐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的郝林毅然奔赴奎屯市,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征程。
援疆期间,他凭借精湛医术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用责任担当推进学科建设,用专业和热情培育医学人才。他是手术室里的“定海神针”,是同事眼中知识渊博、有问必答的“不倒翁”。他展示的不仅是医者仁心和专业素养,更以实际行动为破解当地医疗困局贡献徐州力量。
填补技术空白,书写医疗技术新篇
初到奎屯,郝林便敏锐地察觉到当地泌尿外科在复杂手术和微创技术方面的短板,致使不少患者不得不远赴外地求医,既增加了痛苦,也加重了经济负担。
“我一定要把先进技术带到这里,满足患者‘大病小病不出城’的医疗需求。”郝林暗下决心。
2025年5月,62岁患者徐先生(化名)因右肾巨大肿瘤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直径近7cm,位于肾实质深部,且与肾周组织紧密粘连。
按照传统术式,需进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这将导致患者肾功能大幅受损。郝林团队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采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力求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并将该手术方案告诉徐先生。“我相信你们援疆专家的医术,就全交给您了……”徐先生质朴的话语,让郝林深感责任如山。“一定不能辜负患者的信任,更不能有损徐州援疆在百姓心中的口碑。”郝林说道。
术前,他带领团队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多次模拟手术路径,制定血管控制、肿瘤剥离等关键环节的应急预案;术中,郝林凭借精准的解剖定位,在腹腔镜下有条不紊地完成肿瘤完整切除与肾实质缝合。整台手术仅耗时120分钟,出血量不足50ml。这例右肾巨大肿瘤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成功实施,为当地复杂肾肿瘤的微创化、精准化治疗提供了徐州范本,不仅赢得医院领导与科室同事的高度认可,也将徐州援疆专家医术高超的好口碑通过患者再一次传播。
在过去9个月的援疆时间里,郝林带领团队先后实施了高难度手术100余台。在他的推动下,当地泌尿外科领域迎来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第一”:
成功完成伊犁州首例输尿管软镜内切开肾盂旁囊肿术(双侧),为当地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伊犁州首例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的完成,标志着当地在男科疾病治疗技术上取得重大进步;
奎屯医院首例腹腔镜下一体位输尿管癌根治术,让先进的微创治疗理念在奎屯成功落地;奎屯医院首例“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更是在减少肾脏缺血损伤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
“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意味着一个技术空白被填补,更意味着当地患者从此有了‘家门口的希望’。”郝林说。
完善学科“拼图”,实现专科门诊从0到1
技术突破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郝林的目光并未止步于此,他深知,完备的学科体系是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在泌尿科坐诊时,郝林发现男科门诊患者数量相对较多,意识到男科在当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迫切需求。同时,他所在科室虽有组建新学科的意愿,却因缺乏技术、人才和创建经验,而停滞不前。
综合考虑科室、患者与市场需求后,郝林毅然挑起创建男科门诊的重担。自去年年底开始,他全身心投入新科室的筹建工作,从提出完整思路、制定科室规划,到开展人员培训、完善科室规章、规范诊疗流程、实施设备引进,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在他的不懈努力和科室的紧密配合下,男科专科门诊顺利建成。新科室的建成,不仅实现了泌尿科专业门诊从0到1的跨越,健全了医院学科体系,更为男性患者提供了更专业、更精细、更规范的诊疗服务,极大满足了奎屯及周边地区患者的就医需求。
据统计,截至目前,新学科已接诊患者2000余人次,实施各类手术30余台。
倾囊相授“传帮带”,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疗技术的引进和学科体系的完善,让当地泌尿外科事业有了显著起色,但郝林明白,人才培养才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援疆时间是有限的,但留下的技术和理念是无限的,只有让当地医护人员真正成长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医疗水平。”郝林说道。
在日常工作中,他凭借自身深厚的医学造诣和对行业前沿的敏锐洞察,积极开展业务学习活动,与本院医师分享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还开辟随时随地教学方式,针对科室遇到的难题,结合真实病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病理分析、诊疗方案制定及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让当地医护人员更直观地学习先进诊疗技术。查房时,他将教学查房转化为“移动课堂”,对每一个病例都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从症状分析、诊断思路到治疗方案的制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本地医生。
在专业技术分享与手术指导方面,郝林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走进手术室,以实际手术为教学讲台,实时纠错、现场指导,对每一个操作步骤详细讲解,对每一个技术要点都反复强调,让医务人员在实践中积累信心、掌握精髓。
郝林这种“授人以渔”的传承精神,正助力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在边疆扎根生长。“郝主任不仅教我们手术技巧,更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带教学员表示,在郝林沉浸式、手把手的教学模式下,科室医护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在病例讨论中持续拓宽思维,迅速掌握先进手术技巧,如今已能独立开展多项此前无法完成的手术,科室整体诊疗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学术科研并重,为学科发展“蓄能”
在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全力以赴的同时,郝林还十分注重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工作之余,他充分发挥自身临床教学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将前沿理念和技术分享给新疆同仁。
他参加“苏韵伊情 ‘苏医生’在行动暨援疆医生博士论坛”,主持学术环节,为援疆医生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平台;参加2025伊宁县前列腺疾病规范化诊疗学术盛会,主持学术活动并授课,将先进的前列腺疾病诊疗理念与技术传播到边疆各地……
在医学科研领域,郝林同样成果丰硕。他发表的两篇论文,分别从miRNA调控膀胱癌基因和缺氧环境对膀胱癌进展的影响入手,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实现奎屯医院泌尿外科SCI论文零的突破;申报的自治区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推动新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泌尿外科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已进入答辩阶段;他还申报了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持续深耕膀胱癌诊疗核心机制研究。除了注重自身科研外,他还带动本地医师投身科研项目。他定期为科室医师开展科研课题立项、调研、研究、申报等方面的培训,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科研经验与项目成果。
在他的带动下,本地医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明显提高,他指导的泌尿外科医生申报的《显微镜下低位结扎精索静脉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获批2025年度伊犁州科技计划项目;指导的奎屯医院眼科申报的《强脉冲光IPL、睑板腺按摩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脂质异常型干眼睑板腺及泪膜脂质层的影响》也成功入选2025年度伊犁州科技计划项目。正因他的全力带动,科室学科发展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研项目无论对医院、科室,还是医生本人来说,都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医院、科室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科研实力提升了,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才有保障。”郝林表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搭建起徐州与奎屯两地医院长效科研帮扶机制,为奎屯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从填补技术空白到完善学科体系,从培育医学人才到推动科研进步,郝林在援疆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只有身在其中的援疆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援疆使命的重大意义。这段援疆经历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跨越千山万水的奔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郝林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和援疆使命,为助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徐州日报 2025年7月23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