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上一期  
03:医疗动态
本版新闻列表
全腔内微创技术成功拆除A型主动脉夹层“炸弹”
我院成熟应用腹腔镜保脾手术守护患者生命
射频消融治痔疮 为您解决后“股”之忧
 
准印证号:苏新出准印 JS-C018  主管:徐州卫生局  主办:徐州市中心医院(原四院)
 
返回主页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我院成熟应用腹腔镜保脾手术守护患者生命

2025-07-01

位于左上腹的扁圆形器官——脾脏,尽管常被人们忽视,却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它既是免疫系统的“哨兵”,又是血液的“过滤器”,同时还承担着血小板 “调节阀”的功能。不过,当遇外伤或某些疾病情况下,医生往往需要在“全脾切除保命”与“保脾护功能”之间作出艰难抉择。  

为进一步落实精准外科理念,近年来,我院新城院区普外科一病区副主任崔龙团队致力于保脾手术领域的技术钻研,在创伤性脾破裂的微创保脾手术,脾脏良性肿瘤的保脾手术,胰体尾肿瘤的微创胰体尾切除联合保脾手术等领域均积累了大量经验,拯救患者生命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脾组织,提高生活质量。

典型病例一:微创保脾手术成功救治14岁创伤性脾破裂少年

患者小赵因车祸导致左上腹剧烈疼痛,送至我院急诊时已出现血压下降(95/60mmHg)、心率增快(101次/分),急诊CT显示:脾脏下极多发裂伤,实质裂伤深度>3 cm,腹腔积血约800ml,情况十分危急。

考虑到患者年纪小,脾脏对免疫功能至关重要,崔龙主任团队在严格评估手术指征后,决定行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手术的关键在于精准控制出血,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在微创条件下成功切除严重受损的脾脏下极,同时保留健康脾组织。术后第1天,小赵即可下床活动,血小板水平始终维持正常,术后第5天顺利出院。

典型病例二: 脾脏良性肿瘤的微创保脾手术

火亘

43岁的患者王女士13年前体检发现脾脏囊性肿物,由于当时囊肿较小且无明显症状,未予特殊处理。然而,近年来囊肿逐渐增大,近期复查显示囊肿已达11×7cm,几乎占据半个脾脏,并压迫脾门血管,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脾功能受损甚至破裂。 

经过团队详细评估,决定采用腹腔镜下微创保脾手术。术中,专家团队精细操作,在完整切除囊肿的同时,成功保留了健康的脾组织,确保脾脏的免疫和造血功能不受影响。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次日即可下床活动,6天后康复出院。

毫厘之间“拆弹” 

脾脏血供丰富,是全身最难止血的器官,就像在豆腐上做雕刻,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难以控制的脾脏断面出血,是外科手术中的高难度领域:

脾脏像块“血豆腐”: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血窦(血管网),稍微碰破包膜就哗哗流血——就像捏着一块吸满水的海绵,略一使劲就喷水,因此对保脾的出血控制是一大难点。

位置太“憋屈”:脾脏深藏于左上腹最深的角落,周围空间狭小,微创下暴露和操作空间有限。

切肿瘤像“拆炸弹”:精准切除肿瘤还需小心毗邻脏器(胃、胰腺、结肠)的副损伤。

精准保脾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承担着T细胞、B细胞活化及抗体产生的关键作用。

长期以来,针对脾外伤和脾脏良性肿瘤等疾病,最常规的做法是将脾脏整个切除。然而传统的全脾切除术后,患者将面临终身感染风险增加、血小板异常升高、血栓风险增加等问题。 

新城院区有目前国际上先进的3D4K荧光腹腔镜,术野清晰,操作精细,团队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特别是脾脏部分切除的核心技术方面,如脾段血管单独解剖结扎、脾创面止血技术等有丰富的经验。

与传统的全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保脾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它能够近乎完整地保留正常脾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使脾脏的免疫防御、血液过滤及储血调节等重要功能得以充分维持。通过避免正常脾组织的损失,不仅显著降低了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也有效减少了远期发生严重感染(如凶险性感染或暴发性感染)的可能性。

腹腔镜保脾手术正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无论是急性创伤还是肿瘤切除,这一技术不仅实现了手术方式的革新,更体现了医疗理念的升级——在治疗疾病与保护免疫功能之间取得平衡。

张 烽(新城普外科一病区)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Copyright Reserved 2007 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四院) 版权所有
本报地址:徐州市解放南路199号(徐州市中心医院行政办公楼六楼)  邮编:221009
编辑电话:83956060  投稿邮箱:xjkyb@126.com  网址:http://www.xzc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