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泌尿外科病房入院诊疗的第一大疾病。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马伟明介绍,依据结石所在位置,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其中最常见的是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
预防尿路结石,记住这三招
1、充足饮水很重要
这是预防的核心!建议每天喝够2500-3000毫升的常温白开水或纯净水。千万别等口渴才喝,最好少量多次喝。充足的水分能产生大量尿液,有效稀释掉那些容易形成结晶的物质,把它们冲走,大大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2、健康可以吃出来
少吃高糖、高嘌呤(动物内脏、浓汤)、高草酸(菠菜、浓茶)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对身体预防结石很有帮助。
3、健康在于运动
散步、慢跑、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能改善全身和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促进尿液排出,冲刷尿道,还能帮助一些微小的结石排出来。
尿路结石的症状
1、剧痛难忍
腰或肚子突然像刀割一样疼(肾绞痛),可能窜到小腹、大腿根,疼得直不起,疼得厉害时会恶心、吐,甚至冒冷汗。
2、尿里带血
尿液变红、粉红或茶色(血尿),有时肉眼可见,有时需检查发现。
3、排尿异常
尿尿时疼、费劲、尿一半突然卡住(排尿中断),甚至完全尿不出。
4、发热怕冷
结石堵住尿路引发感染,可能发烧、打寒战。
不疼的结石更危险
不少人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尿路结石的,而且身体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马伟明医生提醒:“无症状≠没问题!”
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结石的大小、位置、是否引起肾脏积水或损害肾功能。比如,有些输尿管里的结石虽然没让你痛,但它把尿路堵了,肾脏里的尿排不出去,导致肾脏积水,时间长了会严重损害肾功能!这种“沉默的结石”最容易被忽略,却常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像严重的肾积水,甚至肾功能丧失,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较小的结石(直径小于 0.6 厘米),且没有引起明显症状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通过多喝水、多运动,同时配合一些排石药物,促进结石自行排出。但患者要定期复查,观察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变化。若保守排石治疗无效,可能仍需要进一步处理;对于结石较大、有积水、有症状或保守治疗无效的结石,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微创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微创技术,解决“石头”难题
对于需要手术的尿路结石,现代医学的微创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安全:
1、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腰部打个小洞取石”
手术方法:该技术是在腰部皮肤到肾脏之间建立一个小通道(像个小隧道),放进去专用的细镜子和小器械,找到石头,打碎后取出来。手术在超声或X光定位下完成。
优势:损伤小、痛苦轻、取石比较彻底、恢复相对快。
适合人群:较大的肾结石(≥2厘米)、有症状的小结石、肾盏结石、其他方法没打掉的结石;小朋友、孤立肾、马蹄肾、移植肾等特殊患者合并的肾结石。
2、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天然通道进去碎石”
手术方法:从尿道自然进入膀胱、输尿管,一直能弯曲进入肾脏。然后用非常细的激光光纤把石头打碎,部分碎块还能用网篮取出。手术没有外部伤口。
啥优点:无伤口!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碎石效果好,可边碎边取。
适合人群:体外碎石难定位的或比较小的(≤2厘米)肾结石(尤其肾下盏、合并肾盂旁囊肿的肾结石)、其他方法处理后的残留结石、身体异常(肥胖、严重驼背、位置异常的肾)做经皮肾镜难度大的患者、一些特殊的肾结石(憩室内结石)、担心经皮肾镜手术并发症的患者等。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隔山打牛碎石术”
手术方法:通过X光或B超定位结石位置,机器从身体外面向结石发射特殊的能量波,像精准的“隔山打牛”一样,把石头震碎成细砂。
优势: 完全不用手术!体表无伤口。
适合人群:肾盂或上中盏里较小的结石(≤2厘米)、小于1厘米的肾下盏结石、小于1厘米的任何位置的输尿管结石。
需要提醒的是,有结石远端尿路梗阻、妊娠、出血性疾病、尿路感染、严重心肺脑血管病、糖尿病、主动脉或肾动脉瘤、严重骨骼畸形、重度肥胖、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不适宜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记住核心三件套:多喝水、管住嘴、迈开腿。一旦出现腰腹部剧烈绞痛、排尿困难或血尿等信号或体检发现尿路存在结石可能时,千万别拖,务必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案,避免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徐毓蔓
来源:泌尿外科